专利摘要:
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热两用的挂脖装置,该装置包括挂脖件、生温件和PCB,所述生温件设置在挂脖件的两端,且所述生温件与PCB电连接后,由PCB控制生温件制冷或者制热。通过PCB的控制,实现生温件制热或者制冷的功能的实现,通过将生温件设置在挂脖件的两端,可实现对脖子两侧边的温度调节,相较于传统的单个设置在脖子后侧位置上的生温件,该种挂脖装置在脖子周围的温度调节的范围更广。并且该挂脖装置具备制冷和制热两种功能,相较于传统的单个制冷或者单个制热功能的挂脖装置,具备更广的适用范围,便于推广使用。
公开号:CN214332908U
申请号:CN202120133521.XU
申请日:2021-01-18
公开日:2021-10-01
发明作者:金永平;黄德剑
申请人:Shenzhen Sizhong Zhihui Technology Co ltd;
IPC主号:F24F5-00
专利说明:
[n0001] 本实用新型属于调温装置技术领域,特别涉及一种冷热两用的挂脖装置。
[n0002] 调温装置有很多种,市面上常见的调温装置有风扇、空调和加热器等,但是上述调温装置一般都体型较大,不方便随身携带和使用。
[n0003] 随着市场的发展,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挂脖风扇,通过将风扇悬挂在脖子上,实现风扇便携易用的功能,如专利号为“CN211778092U”、名称为“改良型冷感挂脖风扇”的专利中,公开了一种改良型冷感挂脖风扇,具有一挂脖件,于挂脖件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管连接有一风扇头,挂脖件的一端面上设置有一导冷片,另一端面开设有散热孔;挂脖件内部对应于导冷片设置有冷热片、散热片以及散热风扇,冷热片与导冷片接触连接,散热片设置于冷热片和散热风扇之间。但是该种风扇仅具备制冷功能,不具备制热功能,使该挂脖装置结构单一,适用范围较窄。
[n0004] 为解决上述问题,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,提供一种冷热两用的挂脖装置,该装置可实现制热或者制冷功能,能够针对不同的需求灵活的调整制冷后者制热,使其具备较广的适用性。
[n0005]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热两用的挂脖装置,该装置的制冷或者制热效果的作用范围更广,舒适性较高。
[n0006]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热两用的挂脖装置,该装置的结构简单,方便生产制造和使用。
[n0007] 为实现上述目的,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。
[n0008] 一种冷热两用的挂脖装置,其特征在于,该装置包括挂脖件、生温件和PCB,所述生温件设置在挂脖件的两端,且所述生温件与PCB电连接后,由PCB控制生温件制冷或者制热。通过PCB的控制,实现生温件制热或者制冷的功能的实现,通过将生温件设置在挂脖件的两端,可实现对脖子两侧边的温度调节,相较于传统的单个设置在脖子后侧位置上的生温件,该种挂脖装置在脖子周围的温度调节的范围更广。并且该挂脖装置具备制冷和制热两种功能,相较于传统的单个制冷或者单个制热功能的挂脖装置,具备更广的适用范围,便于推广使用。
[n0009] 进一步地,所述生温件包括导温壳体和半导体制冷片,所述导温壳体设置在挂脖件的两端的内侧,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包裹在导温壳体的内部,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PCB电连接。利用半导体制冷片两侧的温度冷热差,在改变电流后,可实现两侧的冷热温度的改变,即两侧的冷和热变为热和冷,或者热和冷变为冷和热,以此来实现该挂脖装置制冷或者制热的需求。导温壳体可实现对冷温或者热温的传递。
[n0010] 进一步地,所述PCB上设置有用于切换输出到半导体制冷片上电流方向的切换模块,所述切换模块分别与PCB和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。PCB上切换模块的设置,可实现对半导体制冷片上接通电流的正负的转换,以此实现半导体制冷片两侧制冷或者制热的调节。
[n0011] 进一步地,所述导温壳体与挂脖件一体式连接,且所述导温壳体的侧边呈弧形,两个所述导温壳体围合形成能够套接在脖子上的弧形空间。导温壳体的设置,既可以实现对半导体制冷片的储存,也可通过弧形侧边的设置,实现对脖子的稳定抵持,保证该挂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。
[n0012] 进一步地,所述导温壳体包括铝壳。利用铝壳良好的导热性,可降低半导体制冷片的消耗,提高温度传递效率。
[n0013] 进一步地,所述挂脖件的外侧设置有通孔,所述通孔与半导体制冷片的位置相对设置,所述通孔与半导体制冷片之间还设置有风扇,该风扇吹向通孔。通孔的设置,可实现对半导体制冷片外侧一面的温度的散发,当需要制冷时,半导体制冷片另一侧是升温的,利用通孔可将热气散发,避免热气与半导体制冷片制冷一侧形成中和,降低使用效率,反之将冷气散热到挂脖件外侧,保证制热效果。风扇可巧妙的实现将半导体制冷片外侧产生的冷气或者热气排出。
[n0014] 进一步地,所述风扇和半导体制冷片之间还设置有导温片,该导温片与半导体制冷片的侧面抵持。导温片可实现半导体制冷片外侧的温度的传递,方便半导体制冷片外侧温度的消散。
[n0015] 进一步地,所述导温片包括铝片。同样能利用铝片良好的导热性,实现温度的传递。
[n0016] 进一步地,所述挂脖件的中部还设置有电池和按键,所述电池和PCB均设置在挂脖件的内部,所述按键延伸到挂脖件的表面,且所述按键和电池分别与PCB电连接。
[n0017] 本实用新型通过PCB的控制,实现生温件制热或者制冷的功能的实现,通过将生温件设置在挂脖件的两端,可实现对脖子两侧边的温度调节,相较于传统的单个设置在脖子后侧位置上的生温件,该种挂脖装置在脖子周围的温度调节的范围更广。并且该挂脖装置具备制冷和制热两种功能,相较于传统的单个制冷或者单个制热功能的挂脖装置,具备更广的适用范围,便于推广使用。
[n0018]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。
[n0019]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。
[n0020]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、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,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,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。应当理解,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,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。
[n0021] 参照图1-2所示,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热两用的挂脖装置,该装置包括挂脖件1、生温件2和PCB3,所述生温件2设置在挂脖件1的两端,且所述生温件2与PCB3电连接后,由PCB3控制生温件2制冷或者制热。通过PCB3的控制,实现生温件2制热或者制冷的功能的实现,通过将生温件2设置在挂脖件1的两端,可实现对脖子两侧边的温度调节,相较于传统的单个设置在脖子后侧位置上的生温件2,该种挂脖装置在脖子周围的温度调节的范围更广。并且该挂脖装置具备制冷和制热两种功能,相较于传统的单个制冷或者单个制热功能的挂脖装置,具备更广的适用范围,便于推广使用。
[n0022] 其中,所述生温件2包括导温壳体21和半导体制冷片22,所述导温壳体21设置在挂脖件1的两端的内侧,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2包裹在导温壳体21的内部,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2与PCB3电连接。利用半导体制冷片22两侧的温度冷热差,在改变电流后,可实现两侧的冷热温度的改变,即两侧的冷和热变为热和冷,或者热和冷变为冷和热,以此来实现该挂脖装置制冷或者制热的需求。导温壳体21可实现对冷温或者热温的传递。
[n0023] 其中,所述PCB3上设置有用于切换输出到半导体制冷片22上电流方向的切换模块(图未示),所述切换模块分别与PCB3和半导体制冷片22电连接。PCB3上切换模块的设置,可实现对半导体制冷片22上接通电流的正负的转换,以此实现半导体制冷片22两侧制冷或者制热的调节。
[n0024] 其中,所述导温壳体21与挂脖件1一体式连接,且所述导温壳体21的侧边呈弧形,两个所述导温壳体21围合形成能够套接在脖子上的弧形空间211。导温壳体21的设置,既可以实现对半导体制冷片22的储存,也可通过弧形侧边的设置,实现对脖子的稳定抵持,保证该挂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。
[n0025] 其中,所述导温壳体21包括铝壳。利用铝壳良好的导热性,可降低半导体制冷片22的消耗,提高温度传递效率。
[n0026] 其中,所述挂脖件1的外侧设置有通孔11,所述通孔11与半导体制冷片22的位置相对设置,所述通孔11与半导体制冷片22之间还设置有风扇12,该风扇12吹向通孔11。通孔11的设置,可实现对半导体制冷片22外侧一面的温度的散发,当需要制冷时,半导体制冷片22另一侧是升温的,利用通孔11可将热气散发,避免热气与半导体制冷片22制冷一侧形成中和,降低使用效率,反之将冷气散热到挂脖件1外侧,保证制热效果。风扇12可巧妙的实现将半导体制冷片22外侧产生的冷气或者热气排出。
[n0027] 其中,所述风扇12和半导体制冷片22之间还设置有导温片13,该导温片13与半导体制冷片22的侧面抵持。导温片13可实现半导体制冷片22外侧的温度的传递,方便半导体制冷片22外侧温度的消散。
[n0028] 其中,所述导温片13包括铝片。同样能利用铝片良好的导热性,实现温度的传递。
[n0029] 其中,所述挂脖件1的中部还设置有电池14和按键15,所述电池14和PCB3均设置在挂脖件1的内部,所述按键15延伸到挂脖件1的表面,且所述按键15和电池14分别与PCB3电连接。
[n0030]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,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,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、等同替换和改进等,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。
权利要求:
Claims (9)
[0001] 1.一种冷热两用的挂脖装置,其特征在于,该装置包括挂脖件、生温件和PCB,所述生温件设置在挂脖件的两端,且所述生温件与PCB电连接后,由PCB控制生温件制冷或者制热。
[0002] 2.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两用的挂脖装置,其特征在于,所述生温件包括导温壳体和半导体制冷片,所述导温壳体设置在挂脖件的两端的内侧,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包裹在导温壳体的内部,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PCB电连接。
[0003] 3.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两用的挂脖装置,其特征在于,所述PCB上设置有用于切换输出到半导体制冷片上电流方向的切换模块,所述切换模块分别与PCB和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。
[0004] 4.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两用的挂脖装置,其特征在于,所述导温壳体与挂脖件一体式连接,且所述导温壳体的侧边呈弧形,两个所述导温壳体围合形成能够套接在脖子上的弧形空间。
[0005] 5.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两用的挂脖装置,其特征在于,所述导温壳体包括铝壳。
[0006] 6.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两用的挂脖装置,其特征在于,所述挂脖件的外侧设置有通孔,所述通孔与半导体制冷片的位置相对设置,所述通孔与半导体制冷片之间还设置有风扇,该风扇吹向通孔。
[0007] 7.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热两用的挂脖装置,其特征在于,所述风扇和半导体制冷片之间还设置有导温片,该导温片与半导体制冷片的侧面抵持。
[0008] 8.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热两用的挂脖装置,其特征在于,所述导温片包括铝片。
[0009] 9.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两用的挂脖装置,其特征在于,所述挂脖件的中部还设置有电池和按键,所述电池和PCB均设置在挂脖件的内部,所述按键延伸到挂脖件的表面,且所述按键和电池分别与PCB电连接。
类似技术:
公开号 | 公开日 | 专利标题
CN103199316B|2015-12-02|电池组及其散热结构
CN204042816U|2014-12-24|一种基于真空腔均热板散热技术的led散热器
CN214332908U|2021-10-01|一种冷热两用的挂脖装置
CN207690645U|2018-08-03|一种高散热性的薄膜电容
CN206147491U|2017-05-03|一种可提供冷却风的笔记本电脑散热支架
CN210070214U|2020-02-14|一种智能取暖器
CN209116433U|2019-07-16|一种电力加热熔盐储能供暖散热器
CN105186927A|2015-12-23|一种利用余热发电的燃气灶锅架
CN105240969B|2018-07-17|电子环保冷热风机
CN213983848U|2021-08-17|便携式空调模块
CN205909491U|2017-01-25|浸入式隔爆加热器
CN204993113U|2016-01-20|一种利用余热发电的燃气灶锅架
CN212880987U|2021-04-06|冷热式游戏控制器
CN210861325U|2020-06-26|一种蓄热式电暖器
CN209169243U|2019-07-26|汽车用锂电池芯安装外壳
CN211781395U|2020-10-27|一种鼓风式节能石墨烯取暖装置
CN209213969U|2019-08-06|一种具有防烫功能的智能暖吧
CN209658367U|2019-11-19|电池包结构
CN209726452U|2019-12-03|空调器
CN211822651U|2020-10-30|一种取暖器
CN207968985U|2018-10-12|一种节能型ptc加热器
CN211526773U|2020-09-18|一种带有辅助加热装置的蒸发器和空调器
CN213237794U|2021-05-18|一种便携式露营空调
CN211032295U|2020-07-17|一种节能车载冰箱
CN213390837U|2021-06-08|一种墙体
同族专利:
公开号 | 公开日
引用文献:
公开号 | 申请日 | 公开日 | 申请人 | 专利标题
法律状态:
2021-10-01| GR01| Patent grant|
2021-10-01| GR01| Patent grant|
优先权:
申请号 | 申请日 | 专利标题
CN202120133521.XU|CN214332908U|2021-01-18|2021-01-18|一种冷热两用的挂脖装置|CN202120133521.XU| CN214332908U|2021-01-18|2021-01-18|一种冷热两用的挂脖装置|
[返回顶部]